阿涛ckann

想嫁三爷会资深会员

长歌行 番外八

原本说小方的戏份杀青了。

后来想想,反正正文还没有改好,不如先把这个扔出来吧……

原本不是番外的,是正文内容,被我砍出来了,因为放在正文里不太妥当,有拖字数的嫌疑。

大家晚安。

————————分割线——————————————


是日,方孟韦和谢木兰飞抵法国。

这一日是冬季的巴黎难得的晴天,无风,午后的阳光很和煦。

明镜尽管身处异国,穿的仍旧是上海的裁缝给她裁的旗袍,已是去年做的旧衣服了,外面裹着时新却低调的羊呢大衣,这身打扮在机场里十分显眼,这就是个典型的东方贵妇人。

方孟韦和木兰已经在船上颠簸多日,一下船就接着登上了长途飞机,一口气都不停歇。木兰被这趟旅程折磨得奄奄一息,有气无力,方孟韦虽说不会被这点苦头击倒,然而身体上的疲累从来就是不是最难受的,他乍然要去国离乡,离家别亲,却不知道北平里此刻会是怎样的狂风暴雨。偏偏风暴来临的时候,却是他不得不离开的时候。

明镜如果说本来还有些心存侥幸,然而确确实实地看见了方孟韦和木兰的身后再无他人的时候,还是露出了一瞬间的失落。

明安被保姆索菲亚抱着,午后的光景有些困倦,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指头。

方孟韦刚上前,还没有开口问好,明安就朝着他伸出手来了,“二伯伯。”

方孟韦一怔。

“这不是二伯伯,这是小方叔叔。”明镜也是心里一酸,从索菲亚怀里接过明安,“二公子见笑了,小孩子分不清你们。”

“劳烦明小姐亲自来。”方孟韦拉着木兰,对明镜微微鞠了一躬。

“你这是哪里的话,你是阿诚的哥哥嘛,也是我的弟弟。”明镜笑了笑。

司机和车都在外面,刚刚能坐下,索菲亚坐去了副驾驶,明安被明镜抱在怀里坐在后面,“你们一路也辛苦了。”

索菲亚回头对明镜说了一句什么,她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妇人,笑得一脸和蔼。

明镜的法语不甚灵光,虽然听懂没有问题,文字能看懂十之五六,不过说出口就有些磕巴,两人对话了几句,明镜才扭头笑着对方孟韦说道,“索菲亚太太说,二公子你一看就是个东方的贵族绅士。”

方孟韦有些紧张,“这……过奖了。”

木兰总算回复了些精神,“小哥,人家法国人喜欢这么说话,你脸皮子也太薄了。”

“原本我和安安啊,是住在巴黎乡下的。”明镜絮絮地说着话,“家里的一些生意有经理,我除了带带孩子,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不过二公子和谢小姐来了,住在乡下不方便,家里原本在市区里就有一套房子,当初明台他们几个在巴黎的时候也住的,收拾收拾,还能住人,离学校也不算远,开车能到的。”

“您客气了,直接叫我孟韦,叫她木兰就好了。”方孟韦道,“我们两个在法国也是抓瞎,语言也不会,总要先上上语言课程,学校什么的,来日方长。”

“我知道的呀。”明镜道。

方家是世族,明家则是几代豪富。不过方孟韦下车的时候,到底还是在心中感叹了一句明家真是有钱。

两层带前后院子的典型的欧式小洋楼,红瓦白墙,看起来比北平方家的宅子小些,院子却很大,草地上积了雪,然而这儿一片都是富人区,出门不到五分钟的车程,就能见到塞纳河畔的灯红酒绿。

院子里扫出了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到门口。

方孟韦踏上的时候才觉察出这儿的独特来,脚下的小径竟是青石板,为了防滑,还有雕凿的痕迹,看不出凿的是什么花纹,绵延一片,随心恣意。

然而这段有花纹的青石板并没有坚持到门口,迈过了十余块,便断了,余下便是普通的石板,工匠凿出了工整有规律的斜纹。

“小哥,你老看脚下做什么?”木兰被方孟韦背着,见他一直低头,“要我下来么,是不是太重了?”

“你都瘦成骨头啦。”

明镜怕孩子着凉,早就急急地把明安抱进了屋里,放在壁炉前的地毯上,旋而出门来,却见方孟韦在看脚下的石板。

“孟韦呀,你怎么了?”明镜站在屋檐下招手,“快进来。”

这张脸和明诚一模一样,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但是却不妨碍明镜从中抽丝剥茧地生出一丝丝的思念来。

想起了明诚,就会想起她那不知踪迹不知生死的明台,还有,明楼。

“院里的青石板有花纹,法国的工匠倒是独特。”木兰道,“不过法国也会用青石板么?”

“那段呀?原本是没有的。”明镜让索菲亚来倒咖啡,她年纪大了之后睡眠浅,已经不喝咖啡了,杯中便只是一杯牛奶,“原本就是托人买了这座宅子,明楼要来上学,他那个脾气,住学校里没人受得了他。屋子里原本也只是一些寻常的家具摆设,那会儿阿诚上高中,时间多,便断断续续地整理,然后就是今日这个样子了。”

“院子里的也是他弄的么?”

“原本是的。”明镜从落地窗外看出去,阳光照着雪地,白茫茫一片,不见生机,“院子里都是阿诚去修整打理的,后院里全都是花,除了冬天下雪,每个月都是不同样的花,有一年还种过葡萄……都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明镜说起这些就有些打不住,然而说起来都是往事,衬得如今人各一方也好没意思。

方孟韦察觉到明镜的低落,知道自己不该提这些话,然而他还是有些忍不住地打量起这座屋子来,是不是这儿的一砖一瓦,都是明诚的心血?

客厅的西面直通着后院,整整一面墙都是落地的玻璃窗,窗前的空地方比客厅大多了,却就空落落地在那儿,白色镂空的一层纱帘安静地垂着,透进来跳跃的光影。

“是空出来给孩子玩么?”方孟韦问道。

“不是空的。”明镜道,“原来摆了一架钢琴,然后对着窗是阿诚的画架,还有以前明台拉拉杂杂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收拾也是放在那儿角落里。后来他们回国了,钢琴啊其他的东西啊就搬进阁楼上面的杂物房里搁着了。还在上面呢。”

索菲亚已经准备好了简单的下午茶点,端了出来,目光倒是一直在方孟韦的脸上徘徊不去。

方孟韦有些尴尬,只能用英语问道:“女士,您有什么想说的么?”

索菲亚听见方孟韦那口美式英语之后愣了愣,嘀咕了句什么。

结果木兰先听懂了,“小哥,人家嫌你的口音是乡巴佬呢。”

其实索菲亚的原话是“怎么说如此不绅士的英语呢”。

方孟韦越发尴尬,只能笑笑。

索菲亚将咖啡推到方孟韦的面前,笑着用英语道:“您笑起来真的非常好看。”

木兰笑倒在地。

方孟韦佯装生气去掐木兰的脸颊,木兰急忙往明镜身边躲去。

明镜一把搂住了木兰,笑道,“别理你哥哥。”

方孟韦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木兰的脸上有这样的笑容了,仿佛过去几个月里翻天覆地的创伤和悲痛已是过眼云烟,一阵风来,便了无痕迹。

然而他知道,刻在岩石上的伤口,纵使日后被黄沙掩去,也无法消失了。



连日的奔波颠簸,木兰晚饭之后便倒在床上,一觉睡到了第二日的中午。

她是被索菲亚的敲门声叫醒的,她用蹩脚的中文喊“木兰”,木兰躺在床上,觉得索菲亚的国话有点儿上海的味道,像明诚不经意之间露出来的口音尾巴。

她很久没有睡得如此沉,如此心无旁骛了,以至于她有一瞬间觉得自己是不是死了,否则睡了这么久,往日里夜夜折磨她的梦魇去了哪儿?

索菲亚会几句中文,明镜教的,“木兰”还是现学的。

“你的中文名字是不是一种花草?”索菲亚说英文,拿着新的裙子进屋给木兰,木兰还坐在床上发呆,“也是一种兰花?”

她夸张地发着“兰花”的中文,木兰一听就乐了,“你学的是中国国话,还是中国上海话呀?”

木兰的英语并没有方孟韦标准,带着很普遍的中国人说英文的口音,“不是花儿,是一个中国女英雄的名字。”

“你也要成为女英雄?”

“我的哥哥们,都是英雄,所以他们不会让我成为英雄的。”

索菲亚站在门口,歪着脑袋看这个中国小姑娘,“所以你的哥哥们都去打仗了?我知道中国正在打仗。”

“不管他们有没有上战场,他们都是我的英雄。”

明镜打知道木兰和方孟韦要来法国,就开始给他们张罗东西。方孟韦好办,照着明诚之前的习惯买,反倒是木兰的东西,明镜最上心。

她十七岁的时候失去了父母,从此再也没有了女儿心肠,如今的木兰和当初的她差不多大,本也是家里千娇万宠的小女儿,却被迫地见了那么多肮脏绝望的东西,她怎么想,都是心疼。

明镜看见木兰穿上她特地买的那身洋装裙子下来的时候掩不住嘴边的笑容,“正是女儿家最好的年纪呀。”

“谢谢大姐。”

方孟韦在一边叮叮当当地忙着什么,木兰才见到,昨日还空着的客厅西边落地窗前,已经摆好了一架钢琴,方孟韦正在保养琴呢。

“你小哥一早起来就和司机把琴给抬下来了。”明镜笑道,“抬下来也好,你们两个都会弹琴,我倒是不会,听听你们弹就好了。”

木兰却想起明台来了,神色一黯。

“以前呀,”明镜望着那架钢琴,“阿诚和明台他们哥俩会弹琴,原本阿诚不是学琴的,他学画,可是明台坐不住,我就让阿诚和他一块儿学,没想到还是阿诚弹琴弹得最好……”

彼时明诚已经十二岁了,早就过了学乐器最好的启蒙年纪,加上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小小一个孩子日日拼命刻苦,明镜也无意让他再多一项辛苦的东西。

她十二岁的时候还是个快活的小姑娘呢,后来纵使明楼十岁失怙,明镜也不肯让弟弟吃过半分苦头,受过半分白眼。

方孟韦试了几个琴键,钢琴的声音没有半分褪色,圆润清澈。他弹了一串音阶,琴声连贯而下,在最低处戛然而止。

“孟韦也是从小学琴的吧?”

“是啊,从小就学,很小很小的时候。”方孟韦往回弹音阶,渐次升高音调,“请先生到家里教,父亲有时候指点我几句,大部分时候都是不听我弹琴的。”

七八九岁时候的孩子,有几个坐得住的呢,方步亭让两个儿子都学钢琴,然而却不似别家里的大人,日日盯着,恨铁不成钢。他们哥俩,学便学了,不愿意练,就不练。

总算方孟韦从小就听话,一日日地坚持下来。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何能够坚持那么多年,时至今日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日的景象——

那时候家里还住在南京,钢琴也是摆在客厅的一侧,十岁的方孟韦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在反反复复地弹着一首练习曲。

一遍也不敢偷懒。

他突然觉得有些不自在,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抬头,便见方步亭正站在楼梯的半中央,怔愣地看着他。

他以为他弹得不好,惹父亲不高兴了。却又立刻地发现,父亲不是在看他,尽管他可以正对着父亲的目光,可是父亲明明白白地是透过了他,在看别的人。

方步亭的失态转瞬即逝,很快就恢复一贯的温润却不容置疑的语气,“练完了?”

“嗯。”

“多和老师请教,技巧是够了,可是太刻意,不走心里去。”方步亭的声音越来越轻,轻到最后,方孟韦觉得,父亲并不是在说他。

“上大学之后就不大弹了,后来又进了三青团,中央党部,辗转几个部门工作。哪儿还有一点儿以前的心情?”方孟韦道,“不过倒是木兰也开始学琴了。”

“大爸多好啊。”木兰也凑去钢琴前面,“你不弹,大爸从来不说,我不弹琴,我爸就凶得要命。”

凶,也挺好的。

方孟韦知道,谢培东什么都不怕,无欲无求,唯一最在乎的,就是这个女儿了。

“你大爸不是不说,是懒得凶我,我弹得不好,不入耳。”方孟韦笑笑,“我还没有到那个水平。”

木兰想起以前明台和她说的话,“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你若是从中得到了些许的意趣和欢欣,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其他的都是虚名。”

她挤开方孟韦,“我也好久没有弹琴了。”

方孟韦立在钢琴边上,明镜侧身坐在沙发上,索菲亚坐在地毯上,明安在摆弄着小火车。

木兰指落,音符如山涧的清泉缓缓流下,带着舒适的春日泥土草木的香味。

带着午后阳光的慵懒气息。

这首曲子,明镜太熟悉了,太熟悉了。

恍惚之间,她仿佛回到了十余年前的时光之中。还是在这座屋子里,沙发还是原来的沙发,钢琴还是原来的钢琴。

院子里青草萋萋,繁花盛开。

午后的阳光透过明诚新买的纱帘洒下,光影一跳一跳的。二十岁的青年坐在钢琴前,慢慢悠悠地弹着一首小调子。

明镜懒懒靠着沙发的扶手看报纸,乐声太柔和了,或是这样的天气刚刚好,让人打盹儿,她的呼吸慢慢绵长起来。

明楼站在另一侧的画架旁,手痒,拿起调色盘,给一副半成品的画添足,左右添了几笔,不甚满意,歪着脑袋眯着眼睛打量自己的大作。

明台咋咋呼呼的声音远远地闯了进来,他从院子里一路跑过来,使劲地敲着落地窗,明楼不理他。

琴声停了,明诚开了窗扇,明台几步就跃到了明镜的沙发背后。十几岁的少年,长手长脚,活力十足,穿着T恤和短裤,一身泥点,夹着个看不清面目的足球,“大姐!大姐!”

“你又去哪里野回来了,那么脏!”是明楼训斥的声音。

“好了好了你别骂他了,我去拿身干净的衣服给他。”明诚从来都偏袒明台。

明镜睁开眼睛,看见的是那张笑得跟只哈巴狗儿一样的年少无忧的脸庞。

“我们踢足球呢!我进了两个球!我的下午茶呢!我吃完还去!”明台的脸离她很近很近,眼神清澈见底。

像罩着个昂贵的水晶罩子,透明晶莹而美好至极。

她伸手出来,想给明台擦擦脸上的汗水。

水晶罩子突然破了,突然之间粉碎无踪。

明台的脸突然消失了。

画架之前也没有人,钢琴之前也没有人了。



一曲毕。

“大姐,您怎么了?”

木兰一转身,就见明镜脸上两行眼泪,有些慌张,“您怎么突然难过起来了?”

方孟韦也才看见明镜如此反应,“您……”

“没什么。”明镜回过神来,擦擦脸上的泪水,“弹得真好……阿诚教你的吧?”

“是黎先生……我是说是明台先生教我的。”木兰有些局促地站起来,“这首曲子怎么了?明台先生说,是他们几个朋友胡乱填的……”

方孟韦却想起了什么。

明镜道:“这个……其实是阿诚写的。以前他常在家里弹,我一时间……有些情难自禁了,不好意思,吓着你们了。”

“这曲子叫什么?”方孟韦问道。

“《无题》。”

“《家园》。”

木兰和明镜同时说话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方孟韦明了。

木兰睁大了眼睛。

明镜却想起一件事来。

她走得太急了,太急了。仓皇地离开了故国家园,她没有能够回去一趟,带上那副《家园》。

——————————TBC——————————

感谢阅读到这里的你~~~

评论(45)

热度(408)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